智能穿戴胶水和点胶机具体应用

一、智能穿戴设备常用胶水类型及应用

1光学胶(OCA/LOCA)—— 屏幕与光学组件粘接

功能:实现触摸屏、显示面板与盖板玻璃的高透光率粘接,确保视觉效果

类型及特点

OCA(光学透明胶):无基材固态胶,透光率>95%,适用于刚性屏幕全贴合(如智能手表表盘)

LOCA(液态光学胶)UV 固化液态胶,填充性好,可用于曲面屏(如 AR 眼镜的柔性显示模组),固化后收缩率<0.5%

技术要求:低黄变(耐 UV 老化)、低气泡率(<0.1%),适应曲面弧度(曲率半径>5mm)


2防水密封胶 —— 整机防水防尘

功能:在壳体接缝、按键孔、充电接口等位置形成密封屏障,实现 IP68 级防水

典型类型

硅胶密封胶:弹性好,耐高低温(-40℃~180℃),通过点胶机涂覆于壳体边缘,固化后形成弹性密封圈

UV 固化胶:快速固化(<10 秒),适用于微型接口(如耳机充电触点密封)


3导热胶 —— 电池与芯片散热

功能:将电池、处理器等发热部件的热量传导至外壳,避免局部过热

技术特点

热导率>1.5 W/(m・K),厚度控制在 50~100μm(如智能手表电池与后壳之间的点胶)

柔性导热胶(如硅橡胶基),适应电池充放电时的轻微膨胀


4导电胶 —— 柔性电路连接

应用场景:柔性电路板(FPC)与芯片的连接、天线焊点固定

类型

各向异性导电胶(ACA):仅垂直方向导电,用于 COF(Chip on Film)封装,电阻率<10⁻⁴ Ω・cm

银纳米线导电胶:柔性好,适用于可弯折部位(如折叠屏手表的电路连接)


5结构胶 —— 部件固定

功能:固定电池、传感器、马达等组件,抵抗穿戴过程中的振动与冲击

典型应用

环氧树脂结构胶:粘接强度>30 MPa,用于马达与壳体的固定

丙烯酸酯胶:快速固化(<30 秒),适用于产线高速装配


二、智能穿戴设备点胶机的核心应用场景

1屏幕全贴合(OCA/LOCA 点胶)

工艺流程

喷射式点胶机在玻璃盖板边缘或显示面板上喷射 LOCA 胶(胶量控制在 0.1~1μL)

贴合后通过 UV 灯固化,胶层厚度控制在 5~10μm,避免影响触控灵敏度

设备技术

配备 3D 视觉定位系统,补偿曲面屏的高度差(精度 ±2μm)

氮气环境点胶,减少气泡产生(适用于 AR 眼镜的大尺寸曲面屏)


2防水密封点胶

典型场景

耳机壳体密封:螺杆式点胶机在耳机前腔与后腔的接缝处涂覆硅胶,形成连续密封线,线宽 0.3~0.5mm,高度 0.2mm

智能手表表冠防水:通过微型喷射点胶机在表冠螺纹处点涂 UV 胶,固化后形成防水环

工艺难点:需适应复杂曲面(如圆形表盘边缘),点胶路径需通过 CAD 导入并实时校准


3柔性电路与传感器封装

应用案例

心率传感器封装:在 PCB 上点涂低粘度硅胶,覆盖传感器芯片,起到防潮与缓冲作用,胶层厚度 100~200μm

FPC 与主板连接:使用 ACA 导电胶,通过热压点胶机(温度控制 ±2℃)实现异向导电连接,适应 FPC 的弯折需求


4电池与散热组件点胶

技术要点

电池背面点涂导热胶:采用螺杆式点胶机,以 “Z” 字形路径点胶,确保胶层均匀,避免电池短路

芯片散热片固定:喷射式点胶机在散热片四角点涂导热结构胶,胶量误差<5%,固化后热阻<0.5℃・cm²/W


5微型扬声器与麦克风封装

工艺应用

扬声器音圈固定:点涂耐高温胶(耐 150℃),胶滴体积<5nL,避免影响声学性能

麦克风防水透声膜粘接:使用 UV 固化胶,透声损失<3dB,同时阻挡灰尘与水汽


三、关键技术要求与行业趋势

1微型化与高精度

点胶精度要求:胶滴体积<1nL(如 AR 眼镜的 MEMS 麦克风封装),位置误差<5μm

设备升级:采用压电喷射技术,点胶频率>500Hz,满足微型部件的高速装配


2柔性与可穿戴适应性

胶水特性:

低模量(<1MPa),避免对柔性部件(如折叠屏)产生应力

耐汗液腐蚀(pH 值 4~8),适用于手腕、耳道等接触人体部位

点胶工艺:支持曲面、不规则表面点胶(如圆形手表表盘、耳机耳塞的弧形结构)


3自动化与智能化

集成 AI 视觉检测:点胶后实时扫描胶形(如密封胶的连续性、胶宽一致性),良率提升至 99.5% 以上

多轴联动点胶:6 轴机器人搭配高速点胶头,适应 3D 复杂轨迹(如环形表冠的螺旋点胶)


4环保与低功耗

推广无溶剂胶水(如 UV 固化胶替代溶剂型胶),减少 VOC 排放

点胶机节能设计:待机功耗<50W,适配智能工厂的绿色生产需求


四、典型应用案例

案例 1:TWS 耳机防水封装

点胶流程

喷射式点胶机在耳机前腔与后壳的配合面喷射硅胶密封胶,形成 0.3mm 宽的密封环线

在麦克风孔位点涂 UV 固化防水胶,胶层厚度 50μm,确保透声性的同时实现 IP55 防水

电池与 FPC 连接处点涂 ACA 导电胶,热压固化后实现电连接,适应耳机的狭小空间


案例 2:智能手表屏幕与电池组装

关键工艺

屏幕全贴合:使用 LOCA 胶,通过真空点胶机消除气泡,UV 固化后透光率>96%

电池固定:在电池背面点涂 “工” 字形导热胶,胶层厚度 80μm,热导率 2.0 W/(m・K),将电池热量传导至金属表壳

心率传感器封装:点涂疏水性硅胶,保护芯片的同时不影响光学信号传输


总结

智能穿戴设备的胶水与点胶技术需在微型化精度、柔性适配性、穿戴可靠性之间实现平衡。未来,随着可折叠屏幕、柔性传感器的普及,点胶设备将向亚微米级精度、多材料混合点胶(如同时处理光学胶与导电胶)方向发展,而胶水则需在耐候性、生物相容性(如皮肤接触部位)等方面持续优化,以满足穿戴设备 “轻、薄、耐用” 的核心需求。


相关推荐应用
LED
LED
集成电路
集成电路
智能穿戴
智能穿戴
智能硬件
智能硬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