视觉点胶机使用说明
发布日期:
2025-10-29

浏览次数:

0

精密点胶领域,视觉点胶机凭借“视觉系统-自动化点胶”的组合,突破了传统点胶机依赖人工定位的局限,能通过摄像头捕捉工件图像,自动识别点胶位置并规划路径,大幅提升点胶精度与效率,广泛应用于微型电子元件、光学组件、精密医疗器械等对定位要求严苛的场景。与普通点胶机相比,视觉点胶机的操作核心在于视觉系统的校准与图像识别的准确性,若操作不当,不仅无法发挥视觉定位的优势,还可能因图像偏差导致点胶失误。本说明从操作人员的实际需求出发,梳理视觉点胶机的规范使用流程,帮助使用者快速掌握关键操作步骤,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并发挥精准点胶作用。

视觉点胶机

一、使用前准备:设备与环境检查

设备外观与连接检查:观察视觉点胶机机身是否有磕碰、变形,重点检查视觉系统部件(摄像头、光源、镜头)是否完好,无灰尘、污渍或镜头划伤;确认电源线、信号线(尤其是连接视觉系统与控制系统的线路)、输胶管连接牢固,无松动、破损或老化,若发现线路接触不良或管线泄漏,需暂停操作并联系维修人员处理。

视觉系统清洁:用干净的无尘布轻轻擦拭摄像头镜头与光源表面,去除灰尘、指纹等杂质(若镜头污染严重,可蘸取少量专用镜头清洁剂擦拭,避免使用酒精等腐蚀性液体),确保镜头透光性良好,防止杂质影响图像捕捉精度;清理工作台面,移除无关杂物,确保工件放置区域平整、无遮挡,避免遮挡摄像头视野。

耗材与工件准备:根据点胶需求,准备适配的胶水与点胶针头,确保胶水未过期、无杂质,针头无堵塞、变形;对待点胶工件进行预处理,去除表面灰尘、油污等污染物(可使用无尘布蘸取专用清洁剂擦拭),避免污染物影响视觉系统对工件轮廓的识别。

二、视觉系统校准:确保定位精准

视觉系统校准是视觉点胶机操作的核心步骤,直接决定点胶位置的准确性,需严格按照以下流程操作:

基准点校准:将专用校准板(设备配套,表面带有标准基准点)平稳放置在工作台定位区域,启动视觉系统;在操作界面选择“基准点校准”功能,摄像头会自动捕捉校准板图像,系统将识别基准点的坐标并建立坐标系;若系统提示“基准点识别失败”,需检查校准板是否放置平整、光源亮度是否合适(过亮或过暗均可能影响识别),调整后重新校准,直至系统成功识别并记录基准点坐标。

镜头畸变校准:摄像头镜头可能存在轻微畸变,导致图像边缘与实际工件位置有偏差,需定期进行镜头畸变校准;在操作界面选择“畸变校准”功能,按照系统提示,让摄像头依次捕捉校准板上不同位置的标记点,系统会根据标记点的实际坐标与图像坐标的差异,自动修正镜头畸变参数,完成后保存校准数据,确保后续图像捕捉无畸变影响。

工件坐标匹配:将待点胶工件放置在工作台定位夹具上,启动视觉系统,摄像头捕捉工件图像;在操作界面中,手动框选工件上的特征点(如工件边缘、孔位、标识等),系统会根据特征点自动计算工件的实际坐标,并与之前建立的基准坐标系匹配,生成工件的相对坐标;若特征点识别不清晰,可调整视觉系统的光源亮度或角度(如增加侧光源增强工件轮廓对比度),确保系统能准确捕捉特征点,避免坐标匹配偏差。

三、参数设置:点胶与视觉参数调整

点胶参数设置:在操作界面进入“点胶参数”设置区,根据胶水特性与工件需求,设置点胶压力、点胶时间、针头升降高度等参数(例如,高粘度胶水可适当提高点胶压力,微小工件点胶需降低针头升降高度以防碰撞);设置完成后,预览点胶路径(部分设备支持在界面显示规划的路径轨迹),确认路径覆盖所有待点胶位置,无遗漏或重叠。

视觉参数调整:根据工件材质与颜色,调整视觉系统的参数以优化图像效果:若工件为浅色透明材质,可降低光源亮度,避免反光;若工件为深色材质,可增加光源亮度或调整光源角度,增强工件与背景的对比度;在“图像识别”设置中,调整识别阈值(区分工件与背景的灰度值界限),确保系统能清晰识别工件轮廓与点胶位置,避免因参数不当导致漏识别或误识别。

四、试机调试:验证点胶效果

单工件试胶:选择“单步试胶”模式,将一个待点胶工件放置在工作台,启动设备;视觉系统先捕捉工件图像并确认点胶位置,随后设备按规划路径自动完成点胶;点胶完成后,取下工件检查:观察点胶位置是否与预设位置一致(无偏移、错位),胶量是否均匀(无过多溢出或过少缺胶),有无拉丝、滴漏现象。

问题排查与调整:若发现点胶位置偏移,需重新检查视觉系统校准是否准确(如基准点坐标是否偏移、工件坐标匹配是否正确),必要时重新进行基准点校准;若胶量不均匀,需调整点胶压力或时间;若出现拉丝,可调整针头升降速度或点胶后停留时间;反复试胶与调整,直至点胶效果符合质量要求。

五、正式操作:批量点胶与实时监控

批量点胶启动:确认试胶效果达标后,切换至“批量点胶”模式,将多个待点胶工件按定位要求依次放置在工作台(若设备配备自动上料机构,需检查上料机构是否正常运行);启动设备,系统会自动完成“工件图像捕捉-位置识别-路径规划-点胶”的循环流程,完成一个工件点胶后,自动输送至下道工序(或提示操作人员取下工件),操作人员只需补充放置新工件,无需干预点胶过程。

实时监控:在批量点胶过程中,操作人员需密切关注操作界面的视觉图像与设备运行状态:查看摄像头捕捉的工件图像是否清晰,系统是否能稳定识别点胶位置(若出现“识别失败”报警,需暂停设备,检查工件是否放置正确、镜头是否被污染);观察设备运动部件是否有异常噪音、振动,点胶组件是否有胶水泄漏,遇异常情况需立即按下急停按钮,排查问题后再继续操作。

六、使用后维护:设备保养与记录

设备清洁:关闭点胶程序,控制各轴回归初始位置,关闭设备电源;拆卸点胶针头,放入专用清洗容器(根据胶水类型选择清洗剂)清洗,去除残留胶水;用无尘布擦拭工作台面、视觉系统镜头与光源,清理设备机身表面的灰尘、胶水污渍;对输胶管进行清洗(按设备说明书要求,使用适配清洗剂冲洗),防止胶水固化堵塞。

视觉系统维护:检查摄像头、光源、镜头的固定情况,若发现松动需及时拧紧;定期(如每周)对视觉系统进行一次简易校准(如基准点复核),确保图像识别精度;若设备长期不使用,需用镜头盖盖住摄像头镜头,防止灰尘进入或镜头损坏。

使用记录:记录本次使用情况,包括使用时间、生产工件数量、视觉系统校准次数、设备运行状态(如是否出现报警、问题处理情况),为后续设备维护与故障排查提供参考。

视觉点胶机的使用核心在于“视觉系统校准精准-参数设置适配-实时监控到位”,从使用前的设备清洁与连接检查,到关键的视觉系统基准点、畸变校准,再到试机调试与批量点胶,每个环节都需围绕“确保图像识别准确、点胶位置精准”展开。操作人员需重点关注视觉系统的清洁与校准,避免因镜头污染、校准偏差导致点胶失误;同时,在批量操作中实时监控设备状态,及时处理识别失败、点胶异常等问题。通过规范遵循本说明的操作流程,可充分发挥视觉点胶机的精准定位优势,保障点胶质量与生产效率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