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轴点胶机新手入门教程
发布日期:
2025-10-30

浏览次数:

0

工业生产中,三轴点胶机凭借X、Y、Z三个轴的灵活联动,能实现对工件不同位置的精准点胶,广泛应用于电子、五金、塑胶等领域。对于新手而言,初次接触三轴点胶机时,往往因不熟悉设备结构与操作逻辑而难以快速上手,若操作不当不仅可能影响点胶质量,还可能增加设备故障风险。下面教程从新手视角出发,以一步步的方式梳理基础操作流程,帮助新手快速建立操作认知,掌握安全、规范的入门操作方法,为后续提升操作熟练度与点胶精度打下基础。

三轴点胶机

一、操作前准备:安全与环境检查

新手操作三轴点胶机前,需先完成基础准备工作,确保设备与环境符合操作要求。

安全防护准备: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,如防护眼镜(防止胶水溅入眼睛)、防滑手套(避免手部直接接触胶水或设备运动部件),长发需盘起并佩戴工作帽,避免衣物、头发卷入设备运动部件。

设备外观与连接检查:观察设备机身是否有明显磕碰、变形,检查电源线、气管、输胶管的连接状态,确保插头插紧、管线无松动或破损,若发现管线老化、接头泄漏等问题,需暂停操作并联系管理人员处理。

工作环境整理:清理工作台面,移除与点胶无关的工具、杂物,确保工件放置区域平整、无遮挡;检查设备周边空间,预留出足够的操作与散热空间,避免在设备周围堆放易燃、腐蚀性物品。

胶水与耗材准备:根据待点胶工件的需求,准备好适配的胶水与点胶针头,确保胶水未过期、无杂质,针头无堵塞、变形;将胶水按规范倒入胶桶(若为瓶装胶水需确认供胶方式适配),安装好点胶针头并拧紧,防止使用中脱落。

二、设备熟悉:认识核心部件与操作界面

新手需先熟悉三轴点胶机的核心部件与操作界面,避免因误触导致操作失误。

核心部件识别

运动轴(X/Y/Z轴):X轴控制左右移动,Y轴控制前后移动,Z轴控制上下移动(含点胶针头升降),需注意轴的运动范围,避免操作中超出限位导致设备报警;

工作台:用于放置待点胶工件,部分工作台配备定位夹具,需了解夹具的固定与调整方式;

点胶组件:包括点胶阀、针头、胶桶,需明确针头更换、胶桶拆卸的正确步骤;

急停按钮:通常为红色突出设计,位于操作面板显眼位置,遇紧急情况(如针头碰撞工件、胶水泄漏)需立即按下,切断设备运动。

操作界面基础认知

电源开关:开启后等待设备自检(通常屏幕会显示“自检中”或指示灯常亮),自检通过后方可操作;

手动/自动模式切换键:新手入门先从“手动模式”开始,熟悉各轴运动;

轴运动控制键:通常以“↑↓←→”或“ /-”对应各轴移动,部分设备支持旋钮控制移动速度(新手建议先调至低速);

参数设置区:含点胶时间、压力、速度等基础参数入口,初期无需深入调整,先了解参数对应的功能即可。

三、手动模式操作:轴运动与针头定位练习

手动模式是新手熟悉设备运动的关键步骤,重点练习轴的精准控制与针头定位。

轴运动练习

切换至“手动模式”,通过操作界面的轴控制键,分别控制X/Y/Z轴缓慢移动,观察轴的运动方向是否与操作指令一致,感受移动速度与按键操作的对应关系;

练习“轴归零”:部分设备支持“一键归零”(各轴回到初始位置),若需手动归零,可控制各轴向限位方向缓慢移动,直至设备提示“已归零”(屏幕显示或指示灯提示),归零后便于后续定位。

针头定位练习

将待点胶工件(或模拟工件)放置在工作台定位夹具上,调整夹具固定工件;

手动控制Z轴下降,使针头缓慢靠近工件表面,观察针头与工件的距离(新手可借助薄纸片辅助:将纸片放在针头与工件之间,轻微推动纸片有阻力即可,确保针头不直接接触工件表面);

控制X/Y轴移动,将针头对准工件的第 一个点胶位置,记录此时各轴的坐标(部分设备会自动显示),反复练习“移动-定位-复位”,直至能快速将针头对准指定位置。

四、基础参数设置与试机调试

完成手动操作练习后,进入基础参数设置与试机调试,确保点胶效果符合初步需求。

基础参数设置(新手建议参考设备默认参数或管理人员指导)

点胶压力:根据胶水流动性调整,流动性差的胶水可适当提高压力,避免压力过高导致胶水溢出;

点胶时间:控制单次出胶时长,新手先设置较短时间(如0.1-0.3秒),避免出胶过多;

移动速度:X/Y/Z轴的运动速度,试机时调至中低速,防止针头因移动过快碰撞工件。

试机调试(用废工件或模拟工件测试)

在手动模式下,将针头对准工件的试胶位置,按下“手动点胶”键(或触发点胶阀),观察出胶量是否均匀、针头是否有滴胶现象;

若出胶量过少,可适当增加点胶时间或压力;若出胶过多,需减少时间或压力;若针头滴胶,可检查点胶阀是否关闭到位,或调整Z轴上升速度(避免针头上升过快导致胶水拉丝);

试胶完成后,检查工件上的胶点形状、位置是否符合要求,反复调整参数与定位,直至试胶效果达标。

五、自动模式操作:程序调用与批量点胶

熟悉手动操作与参数调试后,可尝试自动模式下的批量点胶(需先由管理人员设置好点胶程序,新手初期无需自行编写程序)。

程序调用

切换至“自动模式”,在操作界面的“程序列表”中,选择已编写好的对应工件程序(程序名称通常与工件型号匹配);

调用程序后,设备会显示程序对应的点胶路径(部分设备支持预览路径),确认路径与工件的点胶位置一致,避免程序选错。

批量点胶操作

按“启动”键前,再次检查工件定位是否准确、针头是否对准起始点胶位置,周围是否有人员或杂物;

按下“启动”键,设备开始按程序自动运行,新手需在旁观察整个点胶过程,重点关注:针头是否按路径移动、出胶是否均匀、是否有碰撞风险;

单个工件点胶完成后,设备会自动停止或提示“工件完成”,此时需按规范取下工件,放置下一个待点胶工件,重复“启动-取件”流程,直至批量任务完成;

若自动运行中出现异常(如设备报警、胶水泄漏),需立即按下急停按钮,排查问题后再继续操作。

六、操作后整理:设备清洁与状态检查

每次操作结束后,需做好设备整理工作,延长设备寿命并为下次操作预留良好状态。

设备关闭流程

完成所有点胶任务后,先在操作界面选择“停止运行”,再控制各轴归零;

关闭点胶组件(如关闭胶桶阀门、拆卸针头),若胶水需回收,按规范倒入专用容器;

最后关闭设备电源开关,拔掉电源线(长期不使用时)。

清洁工作

用干净抹布擦拭工作台面,清除残留胶水与杂物;

拆卸点胶针头,放入专用清洗容器(根据胶水类型选择清洗剂),清洗后晾干备用;

擦拭操作面板与设备机身,去除表面灰尘、胶水污渍,避免污渍渗入按键缝隙。

状态记录

简单记录本次操作的工件数量、设备运行情况(如是否出现报警、参数调整情况),若有异常需标注并反馈给管理人员。

本教程从新手操作的安全性与实用性出发,按“准备、熟悉、练习、调试、操作、整理”的步骤,梳理了三轴点胶机的入门操作流程,核心在于先通过手动模式熟悉设备运动,再逐步过渡到自动模式批量操作,避免新手因跳过基础练习直接上手自动模式导致失误。新手在实际操作中,需牢记“安全第一”,遇不确定的操作(如参数调整、程序编写)不要擅自尝试,应及时咨询管理人员或有经验的操作人员;同时,通过反复练习手动定位与试机调试,逐步提升对设备的掌控力,积累点胶效果与参数调整的对应经验。随着操作熟练度的提升,可进一步学习程序编写、复杂工件定位等进阶内容,最终实现独立、高效的三轴点胶机操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