喷胶机和点胶机作为精准涂胶设备,其正确使用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。不少操作人员在初次接触这类设备时,常因操作流程不熟悉、参数设置不当等问题影响生产进度。下面将从设备基本认知出发,详细拆解喷胶机与点胶机的使用步骤、注意事项及维护要点,帮助使用者快速掌握正确操作方法。

一、设备基本认知:明确功能与适用场景
在学习使用前,需先清晰区分喷胶机与点胶机的核心差异,避免因设备混淆导致操作失误。
喷胶机:通过高压气流将胶水雾化后均匀喷洒在工件表面,适用于大面积、薄涂层的涂胶需求,如电路板防潮涂层、包装行业的密封喷胶等。其优势在于涂胶速度快、涂层均匀,可有效覆盖不规则工件表面。
点胶机:依靠精密机械结构控制胶水定量挤出,实现点状、线状或特定图形的涂胶,常见于电子元件固定、LED封装、连接器密封等场景。特点是点胶精度高(部分设备精度可达0.01mm)、胶水用量可控,能满足精细化生产需求。
无论使用哪种设备,开机前都需确认设备型号与胶水类型匹配(如UV胶需搭配带紫外线固化功能的设备,厌氧胶需注意密封储存),同时检查电源、气源(喷胶机需压缩空气支持)是否正常,避免因设备与耗材不兼容引发故障。
二、喷胶机操作步骤:从准备到完成的全流程
喷胶机的操作需遵循“准备-调试-运行-收尾”四步流程,每一步都需严格把控细节,确保喷胶效果稳定。
(一)前期准备:奠定安全操作基础
胶水准备:根据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粘度的胶水,将胶水倒入设备的储胶罐中,注意避免混入气泡(若有气泡,可开启设备的“排泡功能”或静置一段时间)。若胶水易凝固,需开启储胶罐的加热或搅拌功能(具体参数需参考胶水说明书)。
设备检查:连接电源和气源(气压通常设置为0.4-0.6MPa),打开设备总开关,检查指示灯、显示屏是否正常;查看喷胶枪的喷嘴是否有堵塞、损坏,若有堵塞需用专用清洗剂(如酒精、丙酮,需根据胶水类型选择)浸泡后疏通;确认传输带、定位治具等辅助部件位置准确,无松动或偏移。
(二)参数调试:确保喷胶精度与效果
基础参数设置:在设备操作面板上,根据工件尺寸和涂胶要求,设置喷胶速度(一般为50-200mm/s,速度过快易导致涂层不均,过慢则影响效率)、喷胶宽度(通过调整喷嘴高度和气压实现,高度越高、气压越大,宽度越宽)、喷胶时间(控制单次喷胶量,通常为0.1-1s)。
试喷与调整:将废工件或测试板放在定位治具上,启动试喷功能。喷胶完成后,检查涂层是否均匀、有无漏喷或堆积;用厚度计测量涂层厚度,若不符合要求,需调整参数(如厚度过薄可增加喷胶时间或降低喷胶速度,过厚则反之),反复试喷直至达到标准。
(三)正式运行:规范操作与实时监控
工件定位:将待加工工件整齐放置在传输带上,确保工件与定位治具精准贴合,避免因位置偏移导致喷胶错位。若为批量生产,可开启自动送料功能,设置送料间隔时间(与喷胶速度匹配,确保连续生产)。
启动与监控:按下“启动”按钮,设备开始自动喷胶。操作人员需实时观察喷胶过程,重点关注喷嘴是否有滴胶、工件传输是否顺畅;每隔10-15分钟抽取一个工件进行质检,检查涂层质量和尺寸精度,若发现异常需立即按下“急停”按钮,排查问题(如喷嘴堵塞、参数漂移等)。
(四)收尾工作:保障设备后续使用
停机操作:生产结束后,先关闭自动送料功能,待传输带上的工件全部加工完成后,按下“停机”按钮,关闭设备总开关和气源。
清洁维护:拆卸喷胶枪和储胶罐,用专用清洗剂清洗内部残留胶水(尤其是易凝固的胶水,若不及时清洗会导致堵塞);用无尘布擦拭设备表面和传输带,清理工作台面的胶水残渣;检查喷嘴、密封圈等易损件,若有磨损需及时更换。
三、点胶机操作步骤:精细化涂胶的关键要点
点胶机的操作核心在于“精准控制”,需重点关注定位精度和胶水用量,操作流程可分为以下五步:
(一)设备与胶水安装
胶水安装:根据胶水类型选择合适的针筒或储胶桶,将胶水装入后,安装在点胶机的固定支架上。若使用针筒点胶,需确保针筒与点胶阀连接紧密,无漏气;若为大剂量储胶桶,需检查出胶管路是否通畅,必要时进行排气处理。
针头选择:根据点胶需求选择针头规格(如点小直径圆点需用18-25G针头,线状涂胶可用14-16G针头),将针头安装在点胶阀上,拧紧并检查是否垂直,避免因针头倾斜导致点胶偏移。
(二)定位校准:确保点胶位置准确
手动定位:在设备操作界面上选择“手动模式”,通过控制手柄或方向键移动点胶头,将针头对准工件的第一个点胶位置,记录该位置的坐标(X、Y、Z轴);按照同样方法,校准其他点胶位置,若为规则图形(如圆形、方形),可通过设备的“图形编辑”功能自动生成路径,减少手动校准步骤。
精度测试:在测试板上进行定位测试,启动点胶功能后,检查胶点是否完全落在预设位置,若有偏差,需微调坐标参数(通常调整幅度为0.01-0.1mm),直至定位误差小于0.05mm(具体精度要求根据产品标准确定)。
(三)点胶参数设置
核心参数调整:设置点胶压力(控制胶水挤出速度,一般为0.2-0.5MPa,粘度高的胶水需增大压力)、点胶时间(点状涂胶控制在0.05-0.5s,线状涂胶需根据长度计算,确保胶水连续无断点)、针头高度(通常距离工件表面0.1-0.5mm,高度过低易刮伤工件,过高易导致胶点偏移)。
特殊功能设置:若需实现复杂涂胶图形(如圆弧、折线),可开启设备的“路径编辑”功能,导入CAD图纸或手动绘制路径;若使用UV胶,需开启紫外线固化灯,设置固化时间(根据胶水固化要求,一般为1-10s)。
(四)批量生产与质量把控
自动运行:将校准好的参数保存为程序,选择“自动模式”,放入批量工件,启动设备。设备会按照预设路径自动完成点胶、固化(若有)等工序,操作人员需定期检查工件,重点关注胶点大小、形状是否一致,有无缺胶、多胶现象。
异常处理:若出现胶点过大,可能是点胶时间过长或压力过大,需适当减小参数;若出现胶点过小或断胶,可能是针头堵塞或胶水粘度异常,需清洗针头或检查胶水状态(如是否凝固、是否混入杂质)。
(五)停机清洁与保养
胶水清理:卸下针筒或储胶桶,用清洗剂清洗点胶阀、针头和管路,确保无胶水残留;对于UV胶等易固化胶水,需用专用清洗剂快速清洗,避免胶水在管路内固化堵塞。
设备保养:检查点胶机的导轨、丝杠等运动部件,添加润滑油(每月一次);清洁设备传感器和镜头(若有视觉定位功能),确保定位精度;关闭电源,整理工作台面,做好设备运行记录(如生产数量、故障情况等)。
四、通用注意事项与维护保养:延长设备寿命的核心
无论是喷胶机还是点胶机,正确的使用习惯和定期维护能有效减少故障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,以下是通用要点:
(一)操作安全规范
个人防护:操作时需佩戴防护手套、护目镜,避免胶水接触皮肤或溅入眼睛(若不慎接触,需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就医);若使用挥发性胶水(如丙酮稀释的胶水),需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操作,必要时佩戴防毒面具。
设备安全:禁止在设备运行时拆卸喷嘴、针头或储胶罐;定期检查电源线、气管是否有破损,避免漏电、漏气事故;设备出现异常声音或故障时,需立即停机,联系专业维修人员处理,禁止自行拆解核心部件。
(二)定期维护计划
日常维护(每日):清洁设备表面和工作区域;检查喷嘴、针头是否堵塞;确认气源压力、电源电压正常;记录设备运行时间和生产数量。
每周维护:拆卸喷胶枪/点胶阀,彻底清洗内部;检查密封圈、O型圈是否老化,若有裂纹或变形需及时更换;校准设备定位精度(通过测试板进行定位测试,偏差超过标准需调整)。
每月维护:对设备的运动部件(如导轨、丝杠)添加润滑油;检查储胶罐的加热、搅拌功能是否正常;测试设备的急停按钮、安全光栅等安全装置是否灵敏。
(三)常见故障排查
喷胶机常见故障:
涂层不均:可能是喷嘴堵塞、气压不稳定或喷胶速度过快,需清洗喷嘴、检查气源或调整速度。
漏胶:可能是喷嘴密封圈损坏或储胶罐密封不严,需更换密封圈或拧紧储胶罐盖子。
点胶机常见故障:
胶点偏移:可能是定位精度下降或针头倾斜,需重新校准定位或调整针头角度。
无胶挤出:可能是针头堵塞、胶水凝固或点胶压力不足,需清洗针头、更换胶水或增大压力。
通过以上详细的操作步骤、注意事项和维护方法,操作人员可快速掌握喷胶机与点胶机的使用技巧,在实际生产中实现高效、精准的涂胶作业。同时,定期的维护保养不仅能保障设备稳定运行,还能降低生产成本,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生产价值。